中国平板玻璃工业“入世”的思考

和平区1个月前39511浏览0评论

当前,要加大采取实施电能替代等措施,以解燃眉之急。

2017年以来,云南省发改委、工信委以及发电企业营销口的负责人频繁来往于云广两地,就是为了协商云南外送电量和电价。其中,120多亿千瓦时是通过非市场送电形式实现的,其余的130余亿千瓦时是在广州电力交易中心通过电力市场交易完成的。

全玻璃结构塔形博物馆

第三种方式是挂牌交易,2017年上半年基本没有实现交易,进入主汛期后云南水电成功摘牌130余亿千瓦时。2015年11月,云南省被确立为全国首批电改综合试点省份;2016年4月6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云南省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2016年8 月,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挂牌运营。对生产型的实体企业,安全稳定供电是第一位的。昆明电力交易中心成立一年以来,准确把握公益性服务平台定位,以服务市场主体各方为核心,着力打造高效规范的电力交易平台,公平公正做好电力市场运营服务。各方都有各方的利益诉求,推高输配电价,整个用电成本又会抬高,相当于按下葫芦浮起瓢。

2014年,云南省首开汛期富余水电竞价上网和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在云南电网公司成立了云南电力交易中心,作为市场化交易平台, 70多家工业企业参与市场交易,当年市场化交易富余水电90亿千瓦时,达成云冶集团与华能澜沧江公司景洪电厂直接交易70余亿千瓦时。在云南,进入枯水期后,省内水电结算价格可到0.22-0.24元/千瓦时,而此时广东电力市场交易的挂牌价会在0.20元/千瓦时左右,这样就不会有云南发电企业去广州电力交易市场去摘牌。因此,电力体制非坚决改革不可!实行计划体制为什么会造成目前的电力产能富余呢?因为在计划体制下,每台机组发多少电,由政府电力运行管理部门大体平均分配,它基本上不考虑每台机组的能耗和效率;每千瓦时电卖多少钱,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成本定价法制定,它基本上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不像电网企业成本由政府严格核定,发电企业成本是由市场这只手去严格核定它。发电企业集团总部应因时而变,调整创新组织,成立售电管理部门。输配电价由政府按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原则核定。发电企业众多,利益诉求不容易集中,也难以由一家或几家发电企业代表。

为什么有人认为电力体制改革使发电企业变得更加困难?那是因为改革放开了发电计划,放开了电力价格,发电企业要在市场上直面竞争。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推进电力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全玻璃结构塔形博物馆

第三,开展电力体制改革,就是要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使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当前情况下,发电企业面临多重困难,利润腰斩式下滑,这不是发电企业自身努力就能完全解决的,也不是通过正确应对电力体制改革就能明显改善的。这个案件的查处,给全国发电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教育课。五大发电集团组建后,逐渐从单一发电集团向综合性能源集团转变,在发电主业之外,将触角延伸至煤炭、金融、物流、科技等领域。

发电企业对此应高度重视,对自身在改革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加强研究和梳理,及时形成政策建议。稳定和降低燃料成本我国目前中央和地方大型发电企业,电源结构总体上以煤电为主。积极发展分布式电源和智慧能源小区,分布式电源可以就近上网和优先发电,不会产生弃电现象,收益可以得到保障。前几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每年发电小时数不断下降,但各地方各企业投资建设新电厂的热情依然很高因为煤价很低,发电就有盈利。

学习和熟悉市场经济规律、电力交易规则,研究市场竞争策略,在竞争中获取利益、实现发展。可以直接向政策制定的有关部门反映,也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智库机构向政府部门反映。

全玻璃结构塔形博物馆

要积极与煤炭企业签订长期协议,平滑煤炭价格市场波动风险。因此,电力体制非坚决改革不可!实行计划体制为什么会造成目前的电力产能富余呢?因为在计划体制下,每台机组发多少电,由政府电力运行管理部门大体平均分配,它基本上不考虑每台机组的能耗和效率;每千瓦时电卖多少钱,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成本定价法制定,它基本上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改革后,发电企业要直面市场,和电力用户进行直接交易,在与同行竞争中把电卖出去,要与电力交易中心和众多电力用户打交道。电力体制改革改变的是电力资源配置的方式,过去是计划配置,现在是市场配置。发电企业总的应对思路及建议发电企业应对电力体制改革,它的总的思路是:一方面,在市场中获取用户电量。对本集团的发电资产进行资产重组或优化组合,对老电厂进行售出,发电小时低的情况下,可以在本集团内部实施发电权替代。加强对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学习2016年1月,山西省发电企业联合签署了《山西省火电企业防止恶意竞争、保护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公约》。所以在当前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富余的背景下,反而是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最有利的时机和窗口期。

对水电、核电也有部分电量,实施优先发电保障。如果对有关电力体制改革的政策和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不了解,也不参加学习培训,敢于试法,就必然会受到惩罚,付出代价。

皖能、浙能等地方能源集团也形成了电力、天然气、金融等多元产业板块。针对我国大型发电集团负债率高的情况,通过资本市场,如上市、发债来降低财务费用。

从一些发达国家情况看,在电力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售电公司,往往是大型发电企业的售电公司。金融板块一直是五大发电集团除电力、煤炭以外的重点板块。

过去几年,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电力需求增长明显放缓,而电力装机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发电企业直接向用户和售电公司卖电,面临同行的激烈竞争。在全国本集团发电机组比较多的地方,发用电量比较大的省份,都要布局自己的售电公司,成立专业团队,组建专门公司。降低财务费用发电集团特别是中央发电集团负债率较高,降低财务费用对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很重要。

国家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政策调控,化解电力过剩产能、增加电力需求、释放先进煤炭产能、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合理提高计划电量部分的上网电价等,统筹考量、多管齐下,坚决按照党中央要求,确保电力体制改革既改到位、又保稳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发电企业必须转变思维,改变过去坐在家里就能卖电为主动走出去争取客户。

所以,发电企业要加强全方位管理,从燃料成本、设备折旧、人工成本、财务费用等多方面严格管理。这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利益调整,尤其是对发电企业的影响最为深刻,那么发电企业如何应对呢?电力体制改革深刻影响着发电企业利益这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

9号文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配电网,为什么发电企业有电力专业优势还不可以干呢?发电企业做配电网,它不掌握调度中心,就不存在不公平交易问题。按照政府确定的发电计划和上网电价,由电网企业统购统销,就和政府有关部门和电网企业打交道就够了。

电力用户是本轮电力体制改革中获得红利的一方。另一方面,要强化自身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这些发电集团多元化情况看,产业布局一般是:以电为主、与电相关(煤炭、天然气、物流、环保科技等)、金融支撑。新电改政策里有清洁能源发电的优先政策。

管住中间,即转变电网企业的盈利模式,电网企业由过去吃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收入来源,改为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这样统一管理售电公司,统一组织培训,有利于提高售电公司的整体水平和实战能力。

放开两头,即发电企业直接进入市场,与电力用户直接交易,通过竞争确定电量和价格。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在电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电价是由政府定价水平向市场供求均衡价格水平方向趋于下降的。

要控制人工成本,计算集团内部每台发电机组的生产效率、劳动效率,对生产效率、劳动效率低的电厂,要研究改进的措施办法,对实在难以提高的,要考虑内部优化重组或资产售出。在电力装机已经冗余的地区,坚决不能再上新的发电项目,包括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项目也暂时不应再上了,否则会加剧电力过剩问题。